|
所给评分: --
◎ 关于本片:
与法国导演阿萨亚斯今年的戛纳参展作品《登机门》如出一辙,《爱德华》的创作灵感亦来自一则新闻报道。据本片导演Angeliki Antoniou回忆,2002年1月,她偶然翻到报纸上的一则报道:一名阿尔巴尼亚籍的年轻男子爱德华越过希腊——阿尔巴尼亚边境,向希腊警方自首了他的谋杀罪行。这个几乎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与罚》翻版的故事令Angeliki Antoniou感到深深震惊,她对这位现实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并由此开始了对本案内情的寻访之旅。Angeliki Antoniou咨询了刑事律师,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男人在没有任何追捕甚至怀疑的情况下,自愿放弃大好年华向警方自首,背后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隐情?这样百年难遇的案情,即使专业人士也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Angeliki Antoniou却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动力。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她终于获得司法部的准许,得以与这位阿尔巴尼亚青年——当时已身陷囹圄的爱德华会面。第一次与爱德华交谈,Angeliki Antoniou差点就流露出了自己对谋杀犯本能的反感和不信任。不过,随着会见的继续,这种不信任感已越来越少。六个月后,Angeliki Antoniou去了爱德华的家乡——阿尔巴尼亚。在阿尔巴尼亚,Angeliki Antoniou见到了爱德华的姐姐和乡亲,看到了爱德华的生长环境。这些第一手资料让Angeliki Antoniou确信爱德华自述的内心转变真实可信。
Angeliki Antoniou认为,爱德华是一位真正意识到了谋杀危害性的年轻人,他内心的转变令人瞩目。“曾经我还需要压抑自己的反感去与他会面,现在,我已不再害怕甚至怜悯。我只是尊敬他的转变,他的净化。”
于是,这位完全源自真实生活的“爱德华”成为了Angeliki Antoniou新作的主角——甚至连名字也完全一致。女导演Angeliki Antoniou生于希腊,曾经是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又在柏林的艺术院校转向了电影方面的学习,从此一直生活于希腊和德国两地。在《爱德华》一片中,Angeliki Antoniou不仅致力于细致拿捏男主角爱德华的内心转变过程,也在不经意间呈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场域。作为民族、宗教关系错综复杂的近邻,希腊与阿尔巴尼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历史问题,其中又以源源不断涌入希腊的阿尔巴尼亚移民问题为甚。Angeliki Antoniou以一种典型的希腊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解读,历史社会背景与个人境遇的交融也进一步增强了本片的立体感和内在张力。
在影片画面方面,为《爱德华》掌镜的Jürgen Jürges曾是法斯宾德和迈克尔.哈内克多部重要电影的摄影师。在本片中,Jürgen Jürges采用了一种节制而优雅的拍摄方式以配合影片压抑的基调,将上世纪90年代末弥漫在阿尔巴尼亚地区的绝望气氛展露无遗。
本片男主角,爱德华的扮演者Durmishi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参影经历,却因在本片中恰当表现出从“罪”到“罚”的复杂心理历程而倍受好评,这或许与他在科索沃出生和成长的特殊背景不无关系。
|
|